关于察人的诗句 关于仁的诗句
关于察人的诗句 关于仁的诗句
有哪些值得推荐的关于察人的诗句呢?小编整理了关于三个人的古诗,鼓励人上进的诗句,很美很冷门的古诗句,鼓励人坚持的诗句,鼓励的人的话语,七言绝句,欢迎阅读借鉴。
1、相形不如论心,论心不如择术——《荀子-非相》。观察一个人的外表不如了解其内心,了解其内心不如看其实际表现。相:观察事物的外表。术:指思想方法。
2、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易,系辞下》。谓善人的话少,浮躁的人说话总是罗罗嗦嗦。吉:善。辞寡:话少。躁:浮躁。
3、知识明者君子,才巧胜者小人——宋代林逋《省心录》。懂大体、识大理的人是君子,耍小聪明过人的人是小人。知识:见识。君子:有道德有修养的人。才巧:指小才小巧。
4、诬善之人其辞游,失其守者其诃屈——《易·系辞下》。诬陷忠良的人说话总是闪烁游移。丧失操守的人说话总是不能理直气壮。游:游移。守:操守。屈:理亏。
5、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三十三章。意谓能认识别人,又能认识自己的人,才称得上明智。强调人要有自知之明,要善于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6、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论语·公冶长》。意谓认识一个人,不仅仅听他怎样说的,还要看他怎样做的。这是孔子“知人”的经验之谈。
7、观其所爱亲,可以知其人——《大戴礼记·曾子立事》。看人只要看他所喜爱和亲近的是一些什么人,就知道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了。说明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8、小时了了,大未必佳——《世说新语·言语》。年幼的时候聪明伶俐,长大以后未必过人。说明看人不可一眼看死。了了:谓聪明伶俐。
9、论久而后公,名久而后定——宋代陆游《何君墓表》。时间长了,舆论就会趋于公道,名声究竟如何,也才能最后确定下来。二句话表现了作者的巨大自信。论:舆论。公:公道。
10、言而当,知也;默而当,亦知也——《荀子·非十二子》。说话说得恰当,是有智慧的表现;沉默而沉默得恰当,也是有智慧的表现。当:合适,恰当。知:通“智”,智慧。默:沉默。
11、欲知其人,观其所使——唐代陈子昂《上军国利害事·出使》。要想知道其人究竟如何,就看他所任使的人。意谓观其友可知其人。
12、虎尾不附狸身,象牙不出鼠口——晋代葛洪《抱朴子·清鉴》。老虎的尾巴不会长在狸猫的身上,象牙不会生在老鼠嘴里。比喻品质低劣的人,不会有高尚的行为。
13、在官惟明,莅事惟平,立身惟清——汉代马融《忠经·守宰章》。为官应当明察,理事应当公平,立身应当清廉。意谓明察、公平、清廉是官吏必备的素养。莅(li利)事:临事,指处理事情。
14、白石似玉,奸佞似贤——晋代葛洪《抱朴子·祛惑》。白石头和玉相似,奸邪谄媚的人伪装得和贤人一样。说明应善于分辨真假,不要被虚假的现象所迷惑。奸佞:奸邪谄媚的人。
15、观其容而知其心矣——《国语·周语下》。观察他的容貌举止就可以了解他的内心。容:相貌;形态。
16、穷巷多怪,曲学多辩——《商君书·更法》。住在偏僻小巷的人,常常少见多怪,邪曲古怪的学究往往善于诡辩。穷巷:偏僻的小巷。曲学:指邪曲古怪的学究。
17、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孟子·离娄上》。谓观察人,没有比观察其眼睛更好的了。存:观察。眸(mou谋):瞳人,代指眼睛。
18、谓不肖者贤,则必不知贤,谓贤者不肖,则必不知不肖矣——《淮南子·缪称训》。把不肖之人当作贤人,这样的人一定不了解贤人;把贤人当作不肖之人,这样的人一定不了解不肖之人。
19、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明代冯梦龙《醒世恒言·卖油郎独占花魁》。意谓不可以相貌外表衡量人。相:观察。
20、他人有心,予忖度之——《诗·小雅·巧言》。别人有什么想法,我可以推测出来。忖度(duo夺):揣度。度,估计,推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