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范文 > 正文

新闻发言稿格式

2025-06-24 14:34:10 来源:优文档 点击:0

新闻发言稿格式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新闻发言稿格式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新闻发言稿格式范文第1篇

【范文一】

活动目的

我们即将迎来中国人民建军**念日,我们要大力弘扬军纪律严明、永不退缩、冲锋在前、不怕牺牲的战斗精神,教育安保队员永葆军人勇敢、顽强的品格,创建一支为医院发展保驾护航的坚实队伍。在此之际,我院将举办庆 一 活动。

活动主题

1、同庆建军佳节,共建白云安保士气

2、同庆八一,提振安保士气,护航白云

3、发扬人精神,鼓舞安保斗志昂扬

参加人员:我院退伍军人

活动时间及地点

时间:20**月1日(星期五)下午17:30分

活动地点:大会议室

聚餐地点:酒家

活动准备工作

节目征集

1、安保科征集节目;

2、节目形式以歌曲、武术表演为主,内容健康向上,所有节目需提前自我彩排;

3、7月30日下午15:00分到大会议室进行彩排;

4、节目表演伴奏请自行拷贝,并提前交于人力资源部处;

5、节目演出次序根据流程形式进行安排;

6、活动表演中,凡参加演出的演员将得到礼品一份(集体表演除外,礼物为皮带,到时仓库领取);

活动现场布置

1、提前挂好横幅,国旗;

2、整理好现场空地,用于表演时使用;

3、调试音响、话筒,调好音量;

筹备部门

1、人力资源部(退伍名单的确定,活动方案的策划,下发通知,表演节目伴奏的准备,通知各个部门派员工代表参加观看节目,新闻稿的撰写,酒家的预定,人员接送等等)

2、院务部(领导发言稿的编辑,节目的审核,协助布置现场等等)

3、营销策划部(现场拍照,新闻稿审核以及在网络平台上等)

4、安保科(节目的排练等等)

活动内容

1、8月1日下午17:30分,大会议室准时集中;

2、人员到齐之后,开始庆祝活动;主持人开场白----领导讲话----代表发言----节目表演----结束语;

3、预计18:00,退伍军人在精神大厅集中接送过去酒家用餐。

1、8月1日下午17:30分,退伍军人集中去酒家,17:50分到达;

2、人员到齐之后,开始庆祝活动;主持人开场白----领导讲话----代表发言----节目表演----结束语(不需要部门代表参加)

3、开始用餐(预计18:20分用餐);

节目单

1、主持人:***;

2、歌曲:双人自弹自唱(歌名待定);

3、武术表演:双节棍;

4、题目抢答:设计10道题目,内容关于建军类的,进行提问,谁抢答得快则可得到小礼品一份(以仓库领取为准,价格10以内);

5、集体大合唱两首:中国人民军歌,团结就是力量。

活动经费及预算

由于今年预算没有慰问金,故总费用超出预算,请审批。

应急预案及注意事项

1、本次活动举办各环节必须遵纪守法,内容要健康向上,达到主题要求。

2、参与者须接受活动组织者的统一指挥,严密组织,分工协作,精心实施。

3、本次活动要求组织者和参与者之间应相互配合、相互支持,保障活动各环节顺利完成。

4、遇到各类突发问题,有关方面应本着相互理解的原则,友好协商解决。

【范文二】

一、活动主要内容:

(一)活动目的:

在即将来临的“八月一日”,我们迎来了中国人民建军**生日。在此之际,为了讴歌人民对伟大祖国和人民做出的丰功伟绩,颂扬人民为保卫祖国用血肉筑起的钢铁长城,展示参战岁月团结、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 整体素质以及团体协作能力。

加强军民之间的鱼水之情,庆云县妇联、庆云县民政局以及庆云县明德小学幼儿园组织此次拥军联欢会,让孩子们深情回顾的奋斗历史,继承和发扬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明白当今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激发历史责任感。

(二)活动主题:同庆建军佳节,共叙鱼水深情

(三)活动对象:所有官兵、各级领导、明德幼儿园师生

(四)活动时间:20**月29日

(五)活动地点:庆云县武警中队

(六)活动主办:**联 **政局 **幼儿园

二、活动前期的安排:

(一)舞美准备:

1. 喷绘背景

2. 花卉

(二)舞台准备:

1. 节目终审后,搜集好整个活动所需的音乐。(作双份备份)

2. 各个节目的负责人自行准备道具。

(三)宣传准备:

与电视台、报纸、广播等媒体取得联系

(四)人员安排:

1. 主持人:需熟悉活动的流程,和内务组进行良好的沟通后,准备好主持稿。

2. 跟进人的安排:最好做到一个人负责一个节目,见剧务安排表。

3. 相关工作人员于中午2点半点前将会场布置完成。

4. 催场、话筒的管理负责人 。(幼儿园)

三.活动当日流程

(一)活动流程时间

1:30——2:00 会场布置

2:00——2:30 幼儿走台

3:00——4: 00 节目演出

(二)联欢会流程:

1. 舞台道具服务人员到位

2. 照相及dv工作人员到位

3. 预演节目准备工作

4. 主持人、演员到位,活动开始

5. 嘉宾进场

6. 开场语

7. 主持人介绍到会领导和嘉宾

8. 领导讲话,为军区子弟兵送上慰问,并宣布正式开始。

9. 主持人介绍活动内容

10. 节目开始

11. 互动游戏

12. 节目继续

13. 活动结束语

节目单

1. 武警中队搏击操

2. 教师歌曲

3. 游戏《你演我猜》

4. 舞蹈:《大海写生》

5. 中队舞蹈《江南style》

6. 相声《绕口令》

7. 舞蹈:《悄悄话》

8. 中队歌曲《北国之春》

新闻发言稿格式范文第2篇

如何才能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命制出一份符合本学科“课程标准”,有利于全面考查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程度,能客观评价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以及促进学生学会反思和自我评价、迁移创新的试题?是值得我们每一位教师认真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要使所命试题符合这一目标要求,除了适当参阅他人的命题方法外,更重要的是善于从自己的教学实际出发,广泛吸收多方面的信息,不断地进行题目“激活更新”。

1 从课堂教学中获得激活源

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之一是:“让每一个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去认识多姿多彩、与人类息息相关的化学,积极探究化学变化的奥秘,形成持续的化学学习兴趣,增强学好化学的自信心。[1]” 新课程教学强调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探究过程、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信息反馈,既可以丰富我们的教学资源,也可以激发我们的教学创新思维。因此,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我特别注意记录自己在课堂上所发现的特殊的事例或学生对某一问题的反馈和疑惑,并将其整理编辑成题目。这样既丰富了题源,又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促进其自我评价能力的发展。

如:在讲到“纯净物”与“混合物”的概念时,有些学生对氧化镁、二氧化碳、水等物质属于混合物还是纯净物比较模糊,于是,我根据学生提出的看法编辑了这样一道题目:

例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自然界中的河水、井水或雨水都是混合物,但水却是一种纯净物;B、镁和氧气反应生成的氧化镁是一种混合物;C、二氧化碳是碳和氧气变成的混合物;D、水、氧化镁、二氧化碳都是混合物。

又如:在讨论气体制取和性质的实验装置气密性检查时,不少学生对装置气密性检查的方法难以把握,于是我就将学生的疑惑与常见装置气密性的检查方法组合成为一道题目:

例2.下列(图1)装置气密性的检查方法,其中正确的是( )

在学到溶液的知识时,有些学生对溶质在溶剂中的溶解过程与金属在酸中的溶解过程模糊不清,于是,我编辑了这样一道题目:

例3.将一定量的食盐完全溶解于水中后,所得溶液中溶质是_________,将一定量的金属锌完全溶于稀硫酸中,所得溶液中溶剂是_________。

2从学生的练习中获得激活源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常常将练习作为检查学生是否掌握所学知识的手段。其实学生的练习也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一种极好的资源,全班几十位学生对所接触事物的认识不尽相同。通过练习我们不但可以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而且也能知道学生对某一知识在理解上的不同观点,而学生的这些观点如果稍加组织,也就能命制出一道道切合学生实际的题目来。

如:在学习常见的酸时,有些学生在练习中经常将盐酸和氯化氢混淆,于是,我编制了如下一道题目:

例4.小刚和他的研究性学习小组结合平时学习过程中“盐酸和氯化氢的化学式相同”这一问题,对“氯化氢与盐酸的性质是否相同”进行了实验探究,请你参与他们的探究活动,并回答有关问题。

[假设]氯化氢与盐酸的性质相同。

[查阅资料]常温下,氯化氢是一种没有颜色、具有剌激性气味的气体,极易溶解于水。

[设计实验](1)小田同学将氯化氢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他认为:若紫色石蕊试液变成________,则证明假设成立。

(2)小涛同学认为小田同学的实验方案不严密。他用紫色石蕊试液和滤纸做成三朵紫色小花,干燥后按图2所示进行实验, 在(A)、 (B)、 (C)中分别观察到变色和不变色两种现象。小涛同学认为,若______(填序号)中的紫色小花变色,则证明假设成立。

[交流与评价]小刚对小涛的实验方案也提出了质疑,他认为上述实验不足以证明“氯化氢与盐酸的性质相同”,你觉得他的理由是_____

____;三位同学讨论后补充了一个实验,得出了正确的结论。他们补充的实验步骤和现象是_______。

[结论]通过上述实验得出:______________。

[反馈与应用]若发生氯化氢气体泄漏时,抢险人员常采用喷水后再撒石灰的处理办法,而不是直接撒石灰,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从学生的实验探究中获得激活源

新课程教学要求“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体验探究过程,在知识的形成、联系、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获得科学的方法[2]。”学生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往往暴露出一些容易忽视的问题,如实验过程中仪器的摆放、不规范的实验操作和实验装置的组装等等。

于是,为了纠正学生的不良实验行为,结合学生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我编制了下列几道题目:

例3.右图3所示的过滤操作中存在着两处明显的错误,请指出这两处错误,并写出因错误操作可能产生的后果。

(1) ,;

(2) ,。

例6.上图4是某同学在进行“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探究过程所组装的实验装置,实验老师看到后指出:该装置存在着3处明显的错误,并要求这位同学立即停止实验,待改正错误后再行实验。请分析回答:

(1)这位同学停止实验时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

(2)这位同学将要改正装置中的3处错误是:

①_______,② _______,③_______。

4 从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获得激活源

“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3]”这是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化学源于生产、生活,更要服务于生产生活和社会。因此,在试题命制的过程中,我特别注意在日常生活中寻找题源。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增添对学习化学的亲切感、时代感,激发求知欲和进取心。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1从学生的日常用品中寻找题源

学生的学习用具包括纸、笔、改正液、圆规、三角板等,这些都与化学知识有关,也常常成为我命题的题源。

例7.图5是同学们经常使用的一种碳素墨水笔,在组成这种碳素墨水笔的各种材料中:

(1)含有单质的是____________;(2)含有有机物的是_____________;(3)属于金属材料的是______________;(4)这种碳素墨水笔使用破旧后,若随意丢弃,会对环境造成“白色污染”的是________。

初中学生的玩具已逐渐趋向电子化,为增加考试的趣味性,我还从学生熟悉的电子游戏中开拓题源。

例8.堆积“俄罗斯方砖”是许多同学都比较熟悉的一种电子游戏。请参照下面(图6)的示例:

在空白“方砖”中填写适当的化学用语或化学用语所表示的意义,使上面的“方砖”中的化学用语与下面的 “方砖”中所表示的意义一一对应。

4.2从当地的特色产品中寻找题源

适当体现地方特色的命题,有助于培养学生对家乡的情感。于是,我常常将我省的特色产品作为题源,如:景德镇的陶瓷、赣南的脐橙和钨砂、南丰蜜桔和赣北早熟梨、庐山云雾茶、安福火腿、南安板鸭等等。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例9.我省“赣南脐橙”被国家质检总局授予“地理标志产品”。每100mL脐橙橙汁中一些成分的平均质量如下表:

(1)橙汁的pH (填“7”“=7”“7”);

(2)橙汁中含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是_____等;

(3)除水和无机盐外,橙汁中含有的营养素还有_____________。

4.3 从当年热点新闻的特殊事例中寻找题源

在观看电视新闻、阅读报刊时, 我特别注意从中捕捉与化学知识有关的事例。这些事例往往成为与时代信息相符的新题源。如: 青藏铁路全线通车、山东枣庄市山亭区城头镇违法生产加工豆制品事件、 多宝鱼药物残留超标事件、 “东方”牌空壳奶粉事件、 环境污染问题、煤矿安全事故问题等等。

例10. 2006年12月18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再次曝光山东枣庄市山亭区城头镇生产加工豆制品中违法添加工业用滑石粉事件,已引起广大消费者的严重关注。滑石粉的主要成分是 Mg3[Si4O10](OH)2。 (1)请计算:滑石粉主要成分的相对分子质量______,其中镁、硅、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2)据科学研究表明:滑石粉中的硅酸镁具有一定的致癌作用。已知硅酸根离子的符号为SiO■■,请写出硅酸镁的化学式______。

5 从他人的教学中获得激活源

一个人的教学经验再丰富,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也难免考虑不周。而在教学活动过程中,老师之间相互学习和讨论,则可以达到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效果。在平时的工作中,无论是教学研讨,还是听课,我都特别注意观察同行们对某个知识点的创新认识,及时将其记录下来,进行分析、整理、归纳,并适当地运用于自己的教学之中。

如:在一次听“燃烧和灭火”的公开教学课时,执教老师对课本上 “燃烧的条件”的演示实验进行了改进。于是,我在吸取那位老师改进实验的基础上编制了一道题目:

例11.学校课外探究小组的同学为探究燃烧的条件,进行了如下实验,请你结合他们的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将少量白磷分别放入两支试管内,并用橡皮塞塞紧试管口备用(如图7乙);

(2)取两只烧杯分别加入适量冷水和热水,把一支试管打开橡皮塞后插入冷水中(如图7甲),他们观察到白磷___________,将另一支试管打开橡皮塞后插入热水中(如图7丙),他们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从甲、丙观察到的不同现象,他们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

(3)实验前,他们查阅资料得知:白磷在常温下极易自燃。为防止图7乙中两支试管内的白磷在实验前发生自燃,你认为他们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

又如:在一次下乡支教的活动中,我无意中发现几所乡级学校的实验室里配好的氢氧化钠、纯碱等碱性溶液,由于使用玻璃瓶塞无法打开。问及那位化学老师时,他居然不知道碱性溶液不能使用玻璃瓶塞。为了提高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正确理解试剂存放中的化学原理,我编制了下列一道试题:

例12.通过对化学知识的学习我们知道:酸性溶液对橡胶制品具有较强的腐蚀作用,而碱性溶液对玻璃制品也有一定的腐蚀性。据此你觉得下列试剂的存放方法(图8)中正确的是()

参考文献:

[1][2][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 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本文为“江西省2007年中考研讨会”发言稿,经江西省教研室潘毅鹏老师指导、审定,特此致谢!